写作的“双翼”——想像和联想
如果说写作是一只五彩斑斓的凤,那么联想和想像就是美丽而轻巧的双翼。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布局谋算,都离不开这“双飞翼”。联想和想像,或由抽象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抽象,或把一些形象信息进行分解并重新组合而构建起新的形象,或运用各种联系手段将文章中抽象的意义转化为形象的表达。
一、从具体出发,用联想和想像连缀各种形象。
联想和想像,是以生活为源泉以意旨为轴心的,由生活真实进而加工形成艺术真实。由联想和想像连缀生活中的形象进行艺术再造或创造,最核心的就是要抓住事物间性质上的相似,逻辑上的因果、时空间的距离及对立统一的关系。
比如我们由“水”进行联想和想像,从相似方面,我们可以由“水”联想到“水平如镜”,进而想到“做政治思想工作要一碗水端平”;从因果方面,我们可以由“水”想到“水滴石穿”,进而想到“艰苦创业、学业的增进,务必有此种穿石精神”;从辩证关系方面,我们由“水”的功用想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进而想到“治理国家时要关注民心向背”;从时空接近方面,我们可以由“水”想到“渡”,进而想到“有困难就有解决它的办法”。
二、由抽象溯回,用联想和想像激活每一处信息。
语言本身是凭借一些抽象的文字符号完成的,联想和想象却能唤起形象感,让每一个文字立体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写作就是把抽象概念具体化,进而筛选、分解,并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形象的过程。
比如(干)当我们面对“美”这一抽象概念时,我们可以想到“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想到“窈窕淑女”“婀娜多姿”的美人,想到“临行密密缝”的情 等,这样由抽象而溯回,用联想和想像调动记忆库存,再加上自己的生活理解、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就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内蕴“美”。
三、实践和积累是联想和想像展翅腾飞的基础。
培养训练自己的联想和想像能力,这就要注意扩大自己表象积累,使联想具有大量的素材。还要学习联想的知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联想和想像因素,让自己懂得联想和想像的本质、种类和特性,提高自己展开联想和想像的自觉性。
在作文训练中,我曾布置过一篇作文,要求运用联想和想像。有位学生完成了一篇佳作《于细微处改变》。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的联想与想像能力,由虞世南写秋蝉、陆游咏梅花来形象地点出细微处的坚守与改变这一抽象的立意,艺术地带领我们走进文学,走近历史,从戈壁上傲然屹立的白杨,到墙根处倔强生长的小草,到蛹羽化为蝶,这一切表象无一不昭示着抽象的立意,最后在凄美的意境中任我们去体验、去感悟。
文章之美,在于语言轻快、流畅,古今中外娓娓叙来,这都依靠于作者开阔的视野、敏捷的文思,当然背后是丰富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2007年4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