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锐的目光 超人的智慧
——试论张衡的为政之道
刘孝彬
《张衡传》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南朝范晔以简练的文笔概括记叙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文学、科学、政治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读罢此文,感叹良久。我不仅为张衡高尚的人品节操所倾倒,更为他卓越的科学成就而叫绝。但真正令我肃然起敬、心逸神飞的还是他在政治上的杰出表现。
首先,他具有清晰的政治预见。张衡年轻时“善属文”,可见才思敏捷,下笔不凡;继之“游于三辅”“ 入京师,观太学”,更是阅人无数,见识大开。他不是一个死守“象牙塔”的酸腐学究,也不是一个争名逐利的庸俗之辈。凭着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政治眼光,他透过东汉王朝表面的繁华看到了隐藏的危机,于是,把满腔的忧患和赤诚倾注到笔端,耗费十年之功,写就了足以与班固的《两都赋》相媲美的《二京赋》,向陶醉在盛世中的封建帝王进行了恳切委婉的规劝。这些危机从《张衡传》后文中的“政事渐损,权移于下”“国王骄奢”“共为不轨”中完全可以看到,如果用“洞若观火”“明察秋毫”来形容张衡的政治眼光,应该是非常贴切的。
其次,他具有理智的政治应对。面对东汉王朝日益腐败、中央政权逐渐削弱的难堪局面,张衡的忠君思想和国家观念更加强烈。尽管做官入宦非他所愿,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使命又使他不能旁观,因此,他才能挺身而出,“上疏陈事”而得以“讽议左右”,给贵为九五之尊的汉顺帝鸣钟示警。一旦处于帝问其“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的危急关头,张衡的“从容淡静”、审时度势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避其锋芒,“诡对而出”,在薄冰之上起舞,于夹缝之中求生。读他的《思玄赋》,就如同欣赏一套柔和优美的太极,一切的政治危机和官场风险都被他巧妙地化解于无形。
第三,他具有果敢的政治作为。虽然他累召不应,但并不意味着他不会做官。只要有机会,他就敢出手。永和初年,他出京担任河间王刘政的相,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弄不好会断送一切。因为当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势孤力单的张大人,敢入龙潭虎穴,实施“斩首”行动。他“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干净利落,酣畅淋漓,难怪“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总之,张衡的为政之道和行事风格都来自于他的“从容淡静”“善机巧”。他既能测天地,也能察官场,更能顺民心。“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其祖父张堪在蜀地任上所享有的美誉用在其孙张衡身上当是恰如其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