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7)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考试横向对比 
  1、学科整体对比 
班级  名次  平均分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4      4    326.8    79.8    56.4    46.1    55.5    43.8    50.1 
5      3    349.2    81.8    62.1    41.4    61.9    46.8    55.2 
6      1    378.1    80.0    79.0    48.8    67.2    45.2    57.9 
7      2    358.3    79.1    70.6    49.9    61.8    44.2    52.7 
 2、年级前50名对比  
班级   名次   人数   平均分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4       4      8     418.25     13    6     5     8     13    9 
5       2      11    415.72     13    10    10    14    18    17 
6       1      21    425.23     14    21    19    18    15    15 
7       3      10    430        10    17    19    11     8    9  
二、本班纵向对比 
类别 400以上 360--399   300--359  300以下  提升数  持平  下降数 
中考    1       16          31         2     ——   ——   —— 
期中    10      20          16         4      33     2     15 
三、本次质量分析 
    1、横向对比可知:我班和6班在人均实力上存在20分的差距,语文、英语和历史实力相当,其他三科还有一段距离;和5班比,也有4科略显劣势;进入前50名的人数不到6班的二分之一,比5班还少1人。整体情况堪忧。 
    2、纵向对比可知:本班还有一点难得的亮色,除低分增加两个同学外,走势趋高。 
    3、及格人数悬殊太大:语文10人,数学12人,政治31人,历史 1人,地理23人;英语虽然无及格者(全年级为零),但却是我班考得最好的。 
四、问题探究 
  (一)、客观原因 
    1、高一期末考试的负面影响使本期分班名实难副。 
    2、12%的插班生(其中4人来自理科班)中考分数太低,且4人有几门学科是零起点。 
    3、外向型学生太多,很难做到勤学静思,且相当一部分来自原高一平行班,他们思想散漫,行为习惯较差,有影响力,有破坏性。 
    4、走读生给住读生以必要的“方便”(如手机充电等)。 
  (二)、主观原因 
    1、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涉及到时间、方法、手段等诸多因素。 
    2、对科任老师关心不够,对学情了解不足。 
    3、各种数据和信息的分析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 
    4、还没有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因此难以产生共鸣。 
五、整改措施 
    1、全面剖析败因,公布有关数据,让全班师生摸清“家底”。 
    2、勇于承担责任,调整管理方案:依靠科任老师,抓活班级干部,团结全体学生,齐抓共管,负重前移。 
    3、进行期中总结,表彰先进,鼓励后进;同时每位学生写好反思,依据个人实际情况重新确立期末奋斗目标。 
    4、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做好信息交流与反馈。 
5、抓紧点滴时间,督促学生完成当天所学任务;加强检查与评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立对象生15人,注意谈话与跟踪。   
  
2015年11月24日  |